博辉机电

博辉机电

博辉机电

资讯分类
全球船厂逐渐跳出阴霾 呈现“两极分化”
全球船厂逐渐跳出阴霾 呈现“两极分化”
发布时间 : 2019-05-10 10:37:00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造船业渡过了金融危机影响,出现明显恢复态势,但广东业界有关负责人认为,前段时间爆发性增长已造成目前全球造船产能明显结构性过剩。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全世界有80%的船厂从08年下半年至目前为止是“一单难求”,而其余20%的大型船厂订单则基本排到2012年,这现象正表明现时全球船厂发展“两极分化”,预计到明、后两年内将迎来造船产业大调整,要到2015年左右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造船业产量在经历了2008年下半年到09年上半年跳水式下降后,09年下半年起至今出现明显恢复。但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会长余宝山在今天开幕的第4届广州国际海事展上分析说,当前全球船市恢复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一些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船东趁船价走低投机抄底;二是中国的银行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现在国内各大银行都在船舶融资和船舶租赁上下了很大工夫,这也调动了国外的航运公司和船东想利用中国银行信贷来进行造船的积极性,引起了他们下订单的兴趣。三是2013年以后,低排放、节能环保,共同规范等新要求实施的压力迫切使船东提前下单。  他认为,这一轮新的订单增长并不意味著船市真正复苏和新一轮高潮的兴起;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全球造船产能正出现结构性的明显过剩。据记者从海事展上获悉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显示,全世界有80%的船厂从08年下半年至目前为止是“一单难求”,而其余20%的大型船厂的订单接得较满,基本排到2012年,这现状正表明目前全球船厂发展“两极分化”;而产能相对过剩带来的船价上的激烈竞争,可能是未来中期的一种趋势。因此,全球造船业结构调整已成现实,尤其是到2011、2012年将迎来倒闭、转型等大调整现象,估计要到2015年左右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从国际船市中长期的发展来讲,运力的过剩和造船产能的过剩是造船市场复苏不可避免的障碍,而中国的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将面临严峻挑战。”余宝山表示,受益於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政府对造船业的扶持政策,未来几年中国造船业不会出现倒闭潮,但估计会有一批船厂转型,如原先生产整船的船厂转做生产分段、装件等船舶配套。  龙穴基地订单600万载重吨  相对於目前华东地区已有地方政府引导部分中小型船厂加快转型找新出路,余宝山认为,在前段时间全球造船产能过热下而未出现过度发展,则成为现时广东造船业的最大特点,譬如目前广东的总装规模能力仅占到全国的5%到8%,而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新增300万载重吨产能,主要集中在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以及中远、江门等新船厂,而这些船厂都发展成规模,属於接单较满的20%全球船厂范围内;如龙穴造船基地订单排到2012年达600万载重吨,而今年将交付船舶6艘、约150万载重吨。  “十二五”穗船企产量产值翻番  但余宝山也指出,目前广东船舶工业在总装造船规模、船舶配套业、海洋工程装备製造业等仍较国际乃至国内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也成为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他建议,首先要强化品牌产品,培育开发新产品,按照防风险和抢订单的要求实现“多品种”,特别是可通过跨地区、国际性的技术合作提高研发能力。其次是提高效率,优化造船作业主流程,三大主流船型平均建造周期缩短到10个月以内;加强造船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数字化造船。  “十二五”期间广州船舶企业尤其是龙穴造船基地造船产量和产值要比“十一五”翻一番。三是多点切入拓展船舶配套、海洋工程业务,譬如在珠海、番禺正分别加快兴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船用柴油机製造与船舶配套产业基地等。预计到2015年,广东造船产出能力将达到500万载重吨以上。
查看详情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造船业渡过了金融危机影响,出现明显恢复态势,但广东业界有关负责人认为,前段时间爆发性增长已造成目前全球造船产能明显结构性过剩。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全世界有80%的船厂从08年下半年至目前为止是“一单难求”,而其余20%的大型船厂订单则基本排到2012年,这现象正表明现时全球船厂发展“两极分化”,预计到明、后两年内将迎来造船产业大调整,要到2015年左右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造船业产量在经历了2008年下半年到09年上半年跳水式下降后,09年下半年起至今出现明显恢复。但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会长余宝山在今天开幕的第4届广州国际海事展上分析说,当前全球船市恢复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一些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船东趁船价走低投机抄底;二是中国的银行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现在国内各大银行都在船舶融资和船舶租赁上下了很大工夫,这也调动了国外的航运公司和船东想利用中国银行信贷来进行造船的积极性,引起了他们下订单的兴趣。三是2013年以后,低排放、节能环保,共同规范等新要求实施的压力迫切使船东提前下单。  他认为,这一轮新的订单增长并不意味著船市真正复苏和新一轮高潮的兴起;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全球造船产能正出现结构性的明显过剩。据记者从海事展上获悉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显示,全世界有80%的船厂从08年下半年至目前为止是“一单难求”,而其余20%的大型船厂的订单接得较满,基本排到2012年,这现状正表明目前全球船厂发展“两极分化”;而产能相对过剩带来的船价上的激烈竞争,可能是未来中期的一种趋势。因此,全球造船业结构调整已成现实,尤其是到2011、2012年将迎来倒闭、转型等大调整现象,估计要到2015年左右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从国际船市中长期的发展来讲,运力的过剩和造船产能的过剩是造船市场复苏不可避免的障碍,而中国的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将面临严峻挑战。”余宝山表示,受益於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政府对造船业的扶持政策,未来几年中国造船业不会出现倒闭潮,但估计会有一批船厂转型,如原先生产整船的船厂转做生产分段、装件等船舶配套。  龙穴基地订单600万载重吨  相对於目前华东地区已有地方政府引导部分中小型船厂加快转型找新出路,余宝山认为,在前段时间全球造船产能过热下而未出现过度发展,则成为现时广东造船业的最大特点,譬如目前广东的总装规模能力仅占到全国的5%到8%,而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新增300万载重吨产能,主要集中在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以及中远、江门等新船厂,而这些船厂都发展成规模,属於接单较满的20%全球船厂范围内;如龙穴造船基地订单排到2012年达600万载重吨,而今年将交付船舶6艘、约150万载重吨。  “十二五”穗船企产量产值翻番  但余宝山也指出,目前广东船舶工业在总装造船规模、船舶配套业、海洋工程装备製造业等仍较国际乃至国内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也成为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他建议,首先要强化品牌产品,培育开发新产品,按照防风险和抢订单的要求实现“多品种”,特别是可通过跨地区、国际性的技术合作提高研发能力。其次是提高效率,优化造船作业主流程,三大主流船型平均建造周期缩短到10个月以内;加强造船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数字化造船。  “十二五”期间广州船舶企业尤其是龙穴造船基地造船产量和产值要比“十一五”翻一番。三是多点切入拓展船舶配套、海洋工程业务,譬如在珠海、番禺正分别加快兴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船用柴油机製造与船舶配套产业基地等。预计到2015年,广东造船产出能力将达到500万载重吨以上。
晶能光电获得5550万美元资金
晶能光电获得5550万美元资金
发布时间 : 2019-05-10 10:36:00
以国际金融公司(IFC)为首的投资机构对晶能光电进行增资的签约仪式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增资总额为5550万美元。国家发改委高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孟宪棠,南昌市政府代市长陈俊卿、IFC中蒙区首席代表赵炫赞先生、南昌市高新区主任邱向军、金沙江基金董事总经理潘晓峰先生、晶能光电董事长兼CEO伍伸俊先生和晶能光电全体管理团队出席了签约仪式。  晶能光电拥有的硅衬底LED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申请或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50多项。相比前两条技术路线而言,硅衬底LED技术具有材料成本低、器件散热性好、结构简单等综合优势,对于推动LED行业发展和成本降低、普及LED产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家863专家组对此项技术的评价是:“……打破了目前日本日亚公司垄断蓝宝石衬底和美国Cree公司垄断碳化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局面,形成了蓝宝石、碳化硅、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方案三足鼎立的局面。”  2009年以来,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高度关注,促进了LED产业的蓬勃发展,面对巨大的市场机会,晶能光电迅速制定并实施了扩产计划,率先与全球两大供应商之一Aixtron签订了MOCVD购买协议,是Aixtron当时在中国大陆的最大订单。到2010年底,公司产能可达140亿粒芯片。2011年,随着MOCVD全部到货,公司年产能可达240亿粒,成为国内最大的外延材料及芯片制造企业之一。晶能光电董事长伍伸俊先生说:“晶能光电公司拥有颠覆性的技术,来自海内外的技术精英和管理团队,为全球市场提供成本最低性能最好的半导体照明灯泡而努力,致力于在中国成就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裁王敏说:“我们很幸运,赶上了LED市场爆发的机会,并且在产业刚启动时,我们提前锁定了关键设备,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我们很幸运,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具有雄厚的国际化资本平台”。  “世界顶级投资机构对晶能光电扩产进行增资,代表着国际资本对新兴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也是国内外投资机构对晶能光电取得成就的认可。”金沙江基金董事总经理董事潘晓峰说。金沙江创业投资从2006年开始,牵头投资并引进了Mayfield基金,永威基金,凯旋基金和淡马锡集团投资江西南昌成立晶能光电(江西)公司,共投资超过1亿美元(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致力于中国原创技术的产业化。目前,公司已成功启动多元化的产品生产,面向蓬勃发展的中国信息产业客户和国际著名的照明公司。  此次增资不仅为晶能光电扩大产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更将提升晶能光电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资本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这一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必将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为推动世界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查看详情
以国际金融公司(IFC)为首的投资机构对晶能光电进行增资的签约仪式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增资总额为5550万美元。国家发改委高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孟宪棠,南昌市政府代市长陈俊卿、IFC中蒙区首席代表赵炫赞先生、南昌市高新区主任邱向军、金沙江基金董事总经理潘晓峰先生、晶能光电董事长兼CEO伍伸俊先生和晶能光电全体管理团队出席了签约仪式。  晶能光电拥有的硅衬底LED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申请或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50多项。相比前两条技术路线而言,硅衬底LED技术具有材料成本低、器件散热性好、结构简单等综合优势,对于推动LED行业发展和成本降低、普及LED产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家863专家组对此项技术的评价是:“……打破了目前日本日亚公司垄断蓝宝石衬底和美国Cree公司垄断碳化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局面,形成了蓝宝石、碳化硅、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方案三足鼎立的局面。”  2009年以来,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高度关注,促进了LED产业的蓬勃发展,面对巨大的市场机会,晶能光电迅速制定并实施了扩产计划,率先与全球两大供应商之一Aixtron签订了MOCVD购买协议,是Aixtron当时在中国大陆的最大订单。到2010年底,公司产能可达140亿粒芯片。2011年,随着MOCVD全部到货,公司年产能可达240亿粒,成为国内最大的外延材料及芯片制造企业之一。晶能光电董事长伍伸俊先生说:“晶能光电公司拥有颠覆性的技术,来自海内外的技术精英和管理团队,为全球市场提供成本最低性能最好的半导体照明灯泡而努力,致力于在中国成就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裁王敏说:“我们很幸运,赶上了LED市场爆发的机会,并且在产业刚启动时,我们提前锁定了关键设备,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我们很幸运,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具有雄厚的国际化资本平台”。  “世界顶级投资机构对晶能光电扩产进行增资,代表着国际资本对新兴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也是国内外投资机构对晶能光电取得成就的认可。”金沙江基金董事总经理董事潘晓峰说。金沙江创业投资从2006年开始,牵头投资并引进了Mayfield基金,永威基金,凯旋基金和淡马锡集团投资江西南昌成立晶能光电(江西)公司,共投资超过1亿美元(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致力于中国原创技术的产业化。目前,公司已成功启动多元化的产品生产,面向蓬勃发展的中国信息产业客户和国际著名的照明公司。  此次增资不仅为晶能光电扩大产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更将提升晶能光电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资本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这一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必将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为推动世界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太阳能光伏:又“被定单追着走”?
太阳能光伏:又“被定单追着走”?
发布时间 : 2019-05-10 10:35:00
横店东磁等上市公司正积极准备迎接市场  今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持续回暖,让不少企业似乎又回到了金融危机前“被定单追着走”的时代。  然而PE却不是很看好这红火的太阳能光伏市场。擅长于投资光伏行业的私募股权基金道杰资本已经明确表示早已退出多晶硅的投资,开始挖掘光伏产业链的配套公司。  政策引导到位、市场行情好,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PE开始对多晶硅市场开始望而却步的呢?  12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光伏领域分析师得知,虽然今年太阳能光伏行业快速回暖,但却难掩原材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出口的尴尬局面。  产能过剩、两头在外困扰光伏业  目前,有光伏企业表示,现在已经开足马力生产光伏电池,但还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很多的大型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都处在一个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  “国内光伏市场去年还比较萧条,但今年突然回暖,现在很多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接到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虽然订单很多,但是我国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有业内分析师表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光伏市场的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市场严重依赖海外,这种两头在外的情况,对行业发展很不利。中国能源研究会第五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国,国内光伏市场还未真正开启,我国光伏企业严重依赖海外市场,面临巨大风险。”  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很多企业都想要要在这个市场上很赚一笔。以上市公司参股或投资多晶硅项目为例。目前,A股市场设计多晶硅项目的共有乐山电力(600644)、天威保变(600550)、南玻A(000012)、通威股份(600438)、航天机电(600151)、川投能源(600674)、江苏阳光(600220)、英力特(000635)等多家上市公司。  记者采访的一位涉及多晶硅业务的上市公司董秘表示:“光伏行业的扩张速度和其存在的暴利已经造成了这个行业浮躁心态,新进资本往往盲目乐观,对行业的认识把握不足。”  光伏配套设备服务受推动  另据记者了解,工信部和发改委曾在今年提出过太阳能、风电设备领域,风电设备、多晶硅等多个行业,提出过潜在过剩的警告。  12月7日,记者在采访时,有分析师向记者反映,明年光伏产业上游产业链是一个最大的瓶颈。由于众多电池和组件投产,加上半导体行业复苏对上游硅料需求也很大,明年很多企业会面临这个瓶颈。  而对于明年产能过剩的压力,记者致电了多家上市公司,其中,横店东磁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积极准备,以应对将来或许会产生的压力,而另外几家上市公司也纷纷表示,正在进行准备,以应对将来的市场情况。  虽然,光伏企业现在有些忧心忡忡,但是对于精功科技(002006)这样的上市公司来讲,或许光伏产业的继续扩张对公司来讲是重大的利好。  精功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环保设备、能源设备等。11月29日公司曾发布公告,称获得4亿元多晶硅铸锭炉订单。公告称,与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切片项目工程多晶铸锭炉采购合同》,约定明年6月底前向江苏协鑫切片项目工程提供150台(套)多晶硅铸锭炉,系江苏协鑫实施1.4GW铸锭项目所需,合同金额总价为4.02亿元。  有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未来太阳能光伏产业随着国内市场的打开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从而带动光伏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他表示:“全球太阳能产量2010年迎来了爆发式的97.2%的增长率,总量超过14.2GW。根据市场信息,保守估计2011年全球多晶硅新增产能将达到13GW,乐观估计达到16GW,对应晶硅炉需求量为2600台和3200台,之后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多晶硅市场的火热已经带动了其配套产业的发展。”  在此之前已经表示退出多晶硅投资的道杰资本总裁俞铁成也表示,公司早已退出多晶硅环节,而把投资重点转向光伏产业配套服务环节,“如公司去年投资了一个国内最大的光伏系统集成企业之一,今年估值已翻了几倍。”他还曾表示:“不过,道杰资本仍然看好光伏产业,主要有几个理由:中国要完成碳减排承诺需要发展新能源;国内光伏市场刚刚启动,未来面临很大增长。现在江苏、山东均出台了光伏补贴政策,这些省份光伏企业发展迅速。”
查看详情
横店东磁等上市公司正积极准备迎接市场  今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持续回暖,让不少企业似乎又回到了金融危机前“被定单追着走”的时代。  然而PE却不是很看好这红火的太阳能光伏市场。擅长于投资光伏行业的私募股权基金道杰资本已经明确表示早已退出多晶硅的投资,开始挖掘光伏产业链的配套公司。  政策引导到位、市场行情好,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PE开始对多晶硅市场开始望而却步的呢?  12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光伏领域分析师得知,虽然今年太阳能光伏行业快速回暖,但却难掩原材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出口的尴尬局面。  产能过剩、两头在外困扰光伏业  目前,有光伏企业表示,现在已经开足马力生产光伏电池,但还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很多的大型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都处在一个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  “国内光伏市场去年还比较萧条,但今年突然回暖,现在很多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接到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虽然订单很多,但是我国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有业内分析师表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光伏市场的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市场严重依赖海外,这种两头在外的情况,对行业发展很不利。中国能源研究会第五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国,国内光伏市场还未真正开启,我国光伏企业严重依赖海外市场,面临巨大风险。”  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很多企业都想要要在这个市场上很赚一笔。以上市公司参股或投资多晶硅项目为例。目前,A股市场设计多晶硅项目的共有乐山电力(600644)、天威保变(600550)、南玻A(000012)、通威股份(600438)、航天机电(600151)、川投能源(600674)、江苏阳光(600220)、英力特(000635)等多家上市公司。  记者采访的一位涉及多晶硅业务的上市公司董秘表示:“光伏行业的扩张速度和其存在的暴利已经造成了这个行业浮躁心态,新进资本往往盲目乐观,对行业的认识把握不足。”  光伏配套设备服务受推动  另据记者了解,工信部和发改委曾在今年提出过太阳能、风电设备领域,风电设备、多晶硅等多个行业,提出过潜在过剩的警告。  12月7日,记者在采访时,有分析师向记者反映,明年光伏产业上游产业链是一个最大的瓶颈。由于众多电池和组件投产,加上半导体行业复苏对上游硅料需求也很大,明年很多企业会面临这个瓶颈。  而对于明年产能过剩的压力,记者致电了多家上市公司,其中,横店东磁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积极准备,以应对将来或许会产生的压力,而另外几家上市公司也纷纷表示,正在进行准备,以应对将来的市场情况。  虽然,光伏企业现在有些忧心忡忡,但是对于精功科技(002006)这样的上市公司来讲,或许光伏产业的继续扩张对公司来讲是重大的利好。  精功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环保设备、能源设备等。11月29日公司曾发布公告,称获得4亿元多晶硅铸锭炉订单。公告称,与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切片项目工程多晶铸锭炉采购合同》,约定明年6月底前向江苏协鑫切片项目工程提供150台(套)多晶硅铸锭炉,系江苏协鑫实施1.4GW铸锭项目所需,合同金额总价为4.02亿元。  有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未来太阳能光伏产业随着国内市场的打开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从而带动光伏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他表示:“全球太阳能产量2010年迎来了爆发式的97.2%的增长率,总量超过14.2GW。根据市场信息,保守估计2011年全球多晶硅新增产能将达到13GW,乐观估计达到16GW,对应晶硅炉需求量为2600台和3200台,之后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多晶硅市场的火热已经带动了其配套产业的发展。”  在此之前已经表示退出多晶硅投资的道杰资本总裁俞铁成也表示,公司早已退出多晶硅环节,而把投资重点转向光伏产业配套服务环节,“如公司去年投资了一个国内最大的光伏系统集成企业之一,今年估值已翻了几倍。”他还曾表示:“不过,道杰资本仍然看好光伏产业,主要有几个理由:中国要完成碳减排承诺需要发展新能源;国内光伏市场刚刚启动,未来面临很大增长。现在江苏、山东均出台了光伏补贴政策,这些省份光伏企业发展迅速。”
新兴产业赶超预警"给政策不如给市场"
新兴产业赶超预警"给政策不如给市场"
发布时间 : 2019-05-10 10:34:00
芯片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并非独有。  自2009年以来,新一轮以科技带动的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中,各地逐渐消退的芯片产业热情,正在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  在这一轮新的产业圈地热潮中,被忽视的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市场与体制风险,又再次潜伏其中,并有可能导致更多成芯的出现。  新“一号产业”潮涌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替代“一号产业”成为新的热潮。  2009年以来,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出台,让正对芯片业热情消退的地方政府们找到了新的“科技产业方向”.从过去的扎堆上马集成电路,向“投资更少、产出更快、盈利更多”的光伏、LED、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聚集,已变成地方政府的新趋势。  2010年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表示,中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出台,地方政府就已经一哄而上--有18个省区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个别省市甚至制定出打造上千亿元、上万亿元的新能源产业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芯片业的故事正在重演:地方政府被拉升产业升级、改善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的预期所诱惑,不惜承担巨大的风险,代行投资人甚至企业的职责,而与芯片类似,这些行业也大多是外资占据技术、市场与资金主动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高风险行业。  而在被热炒的很多领域中,由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国内企业更多的只能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上展开竞争,无法形成产业互补发展。比如物联网,很多挂着“国产”标牌的设备与应用中,使用的依然是外资品牌的核心芯片、传感器。  警惕赶超战略  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意图,在于通过新一轮以科技带动的产业变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综合实力长远发展的赶超战略,但由于地方意志的潮涌,国家赶超战略的落实有可能演变为扭曲市场的病因。  “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很可能出现比发达国家更大而频繁的周期波动与经济危机。”在2009年末完成的一份报告中,林毅夫等北大专家表示,由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投资的多是已在发达国家发展成熟、技术相对稳定、产品市场已经存在的产业,“后发优势”使得它们得以通过对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发展历程等已有技术、市场情况的分析,很容易对产业的前景正确预知并达成共识,并引发企业和资金大量涌入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出现投资“潮涌”.  “发展中国家常常以投资拉动经济,并且投资来源相对分散,更加增大了投资规模并加剧了企业对其他投资情况的估计和协调难度。
查看详情
芯片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并非独有。  自2009年以来,新一轮以科技带动的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中,各地逐渐消退的芯片产业热情,正在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  在这一轮新的产业圈地热潮中,被忽视的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市场与体制风险,又再次潜伏其中,并有可能导致更多成芯的出现。  新“一号产业”潮涌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替代“一号产业”成为新的热潮。  2009年以来,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出台,让正对芯片业热情消退的地方政府们找到了新的“科技产业方向”.从过去的扎堆上马集成电路,向“投资更少、产出更快、盈利更多”的光伏、LED、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聚集,已变成地方政府的新趋势。  2010年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表示,中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出台,地方政府就已经一哄而上--有18个省区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个别省市甚至制定出打造上千亿元、上万亿元的新能源产业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芯片业的故事正在重演:地方政府被拉升产业升级、改善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的预期所诱惑,不惜承担巨大的风险,代行投资人甚至企业的职责,而与芯片类似,这些行业也大多是外资占据技术、市场与资金主动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高风险行业。  而在被热炒的很多领域中,由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国内企业更多的只能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上展开竞争,无法形成产业互补发展。比如物联网,很多挂着“国产”标牌的设备与应用中,使用的依然是外资品牌的核心芯片、传感器。  警惕赶超战略  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意图,在于通过新一轮以科技带动的产业变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综合实力长远发展的赶超战略,但由于地方意志的潮涌,国家赶超战略的落实有可能演变为扭曲市场的病因。  “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很可能出现比发达国家更大而频繁的周期波动与经济危机。”在2009年末完成的一份报告中,林毅夫等北大专家表示,由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投资的多是已在发达国家发展成熟、技术相对稳定、产品市场已经存在的产业,“后发优势”使得它们得以通过对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发展历程等已有技术、市场情况的分析,很容易对产业的前景正确预知并达成共识,并引发企业和资金大量涌入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出现投资“潮涌”.  “发展中国家常常以投资拉动经济,并且投资来源相对分散,更加增大了投资规模并加剧了企业对其他投资情况的估计和协调难度。
力邦推出轻卡轻客液压盘式制动器
力邦推出轻卡轻客液压盘式制动器
发布时间 : 2019-05-10 10:33:00
力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多年与客户同步开发,成功推出2T级轻卡、轻客前桥非独立悬挂式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总成。  随着汽车向高速重载发展,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日益显得重要。目前,我国市场上进口品牌轻卡、轻客多配装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ABS与EBD等智能制动系统。国内轻卡、轻客由于受成本和技术等因素制约,大多车型仍采用传统的鼓式制动器。  轻卡、轻客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是继鼓式制动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调整方便、刹车力强、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能稳定,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比鼓式制动器有更大优势。  力邦集团经过12年持续研发后,目前已在浙江温州瑞安塘下、平阳建成两个制动器研发、制造基地。基于这两个平台,力邦轻卡、轻客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研发团队与OEM整车厂及专业设计公司合作同步研发,取得良好进展。该产品已在奇瑞公司新车型上得到应用。在分析轻卡、轻客车型现状和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力邦集团又开发出一款工字梁式非独立悬挂经济型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  据悉,目前,力邦集团正在建设总投资达1亿元的轻卡、轻客四轮盘式制动器,中型客车四轮盘式制动器研发、生产基地,要实现中国轻卡、轻客、中型客车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基地将于2011年夏季投入生产,到2011年底形成年产30万套轻卡、轻客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能力。
查看详情
力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多年与客户同步开发,成功推出2T级轻卡、轻客前桥非独立悬挂式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总成。  随着汽车向高速重载发展,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日益显得重要。目前,我国市场上进口品牌轻卡、轻客多配装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ABS与EBD等智能制动系统。国内轻卡、轻客由于受成本和技术等因素制约,大多车型仍采用传统的鼓式制动器。  轻卡、轻客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是继鼓式制动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调整方便、刹车力强、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能稳定,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比鼓式制动器有更大优势。  力邦集团经过12年持续研发后,目前已在浙江温州瑞安塘下、平阳建成两个制动器研发、制造基地。基于这两个平台,力邦轻卡、轻客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研发团队与OEM整车厂及专业设计公司合作同步研发,取得良好进展。该产品已在奇瑞公司新车型上得到应用。在分析轻卡、轻客车型现状和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力邦集团又开发出一款工字梁式非独立悬挂经济型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  据悉,目前,力邦集团正在建设总投资达1亿元的轻卡、轻客四轮盘式制动器,中型客车四轮盘式制动器研发、生产基地,要实现中国轻卡、轻客、中型客车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基地将于2011年夏季投入生产,到2011年底形成年产30万套轻卡、轻客四轮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能力。
“人造太阳”有了新型“体温计”
“人造太阳”有了新型“体温计”
发布时间 : 2019-05-10 10:32:00
日前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了解到,国际公认的最为准确的电子温度和密度诊断系统——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在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成功建成并调试运行。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汤姆逊散射研究小组专家介绍,目前这套25道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为国内最先进水平,已基本可以提供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密度分布结果。  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可以在热核聚变实验中给出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是国际公认的最为准确的测量电子温度的方法,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几个热核聚变装置诊断之一。由于其重要性,几乎所有热核聚变装置都大力发展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  EAST芯部25道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将为EAST物理研究、运行及其他诊断的标定提供可靠的手段。从事核能聚变实验研究长达35年,专门从事物理实验工作与诊断技术发展的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学家谢中立教授说,这些进展来之不易。  等离子体所专家介绍,EAST芯部25道汤姆逊诊断系统的研制是等离子体所几代科技人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目前该系统离世界最先进水平尚有距离,项目组成员还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对该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  中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参与国之一。2006年9月,中国科学家耗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的EAST建成并投入运行。在第一轮实验中,科学家们获得了电流超过500千安、时间近5秒的圆形截面高温等离子体。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建成使中国迈入磁约束核聚变领域先进国家行列。
查看详情
日前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了解到,国际公认的最为准确的电子温度和密度诊断系统——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在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成功建成并调试运行。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汤姆逊散射研究小组专家介绍,目前这套25道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为国内最先进水平,已基本可以提供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密度分布结果。  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可以在热核聚变实验中给出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是国际公认的最为准确的测量电子温度的方法,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几个热核聚变装置诊断之一。由于其重要性,几乎所有热核聚变装置都大力发展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  EAST芯部25道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将为EAST物理研究、运行及其他诊断的标定提供可靠的手段。从事核能聚变实验研究长达35年,专门从事物理实验工作与诊断技术发展的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学家谢中立教授说,这些进展来之不易。  等离子体所专家介绍,EAST芯部25道汤姆逊诊断系统的研制是等离子体所几代科技人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目前该系统离世界最先进水平尚有距离,项目组成员还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对该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  中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参与国之一。2006年9月,中国科学家耗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的EAST建成并投入运行。在第一轮实验中,科学家们获得了电流超过500千安、时间近5秒的圆形截面高温等离子体。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建成使中国迈入磁约束核聚变领域先进国家行列。
上一页
1
地址

产区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泉工业园区汉陵一路

地址

办公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29号

Copyright © 2019 陕西博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900739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西安